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正文

王妍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高危妊娠诊治和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基于无创监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母胎疾病早期识别与预警。

招生专业:产科学、围产医学和母胎医学相关领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传真:

E-mail:wjgqhn@263.net

个人简介

王妍,女,1975年12月出生,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处副处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nt J Gynaecol Obstet、Pediatr Infect Dis J 、BMJ Open和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发明专利5项。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十届感染与免疫学组成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社会兼职

1.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十届感染与免疫学组

2. 中国医院协会模拟医学专业委员会 第二届委员会

3.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4.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产科科普专业委员会(学组)副主任委员

5. 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分会早产与早产儿分会委员

6. 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产科早产学组副组长

7.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8.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9.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委员

10.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模拟教育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获奖情况

1. 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胎盘植入性疾病风险评估、创新手术及推广应用

2. 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一等奖,胎盘植入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3. 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三等奖,胎盘植入风险预测与创新手术治

4.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促进生殖健康,服务国家卫生发展战略需求:生殖医学课程体系建设

5.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建设临床医学教育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医教协同体制改革

6.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建设临床医学教育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医教协同体制改革

承担项目

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的产前胎心率信号处理对胎儿生长受限的智能预测研究

2.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基于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的产前电子胎心监护自动识别系统

3.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化严重产后出血诊疗策略的研究” 中课题五“严重产后出血高危人群分级诊疗及转诊模式研究”

4.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腹电式动态胎儿监护仪(腹电式动态胎儿监护仪临床试验)

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普及推广项目,首发2014-3-4095,产时“不确定型”胎心监护识别系统的应用及推广

授权专利

1. 一种医疗夹具, 2018-04, 中国, 2017200512085.

2. 一种胎心率曲线基线的识别方法, 2018-2-27, 中国, 201510694998

3. 一种胎心监护加速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 2017-10-13, 中国, 201510420283X.

4. 基于胎儿心率曲线的胎儿安静睡眠周期提取方法, 2018-10, 中国, 201610424445

5. 一种胎心率和宫缩信号的耦合分析方法, 2018-1-8, 中国, CN201810014183.0.

6.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前电子胎心监护自动识别系统,2022-8-18,中国,202210649767.1

1. 一种医疗夹具, 2018-04, 中国, 2017200512085.

2. 一种胎心率曲线基线的识别方法, 2018-2-27, 中国, 201510694998

3. 一种胎心监护加速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 2017-10-13, 中国, 201510420283X.

4. 基于胎儿心率曲线的胎儿安静睡眠周期提取方法, 2018-10, 中国, 201610424445

5. 一种胎心率和宫缩信号的耦合分析方法, 2018-1-8, 中国, CN201810014183.0.

6.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前电子胎心监护自动识别系统,2022-8-18,中国,202210649767.1

代表性论文(5篇)

1. You H, Wang Y, Han R, Gu J, Zeng L, Zhao Y. Risk factors for 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without prior cesarean section: A case-control study in China.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24 Sep;166(3):1092-1099. doi: 10.1002/ijgo.15493. Epub 2024 Apr 4. PMID: 38573157.

2. Gu J, Li T, Ding Y, Chang C, Yin S, Wang Y. Effects of Pregnancy-Onset Asthma on Perinatal Outcom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Published online June 14, 2024.

3. Wang Y, Zhao Y, Zou L, Qiao J, Benitz WE. Regional Variation of Early-onset Neo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 Prevention Strategies in Mainland China. Pediatr Infect Dis J. 2021 Jul 1;40(7):663-668. doi: 10.1097/INF.0000000000003089. PMID: 34097659. (IF=3.806 Q1)

4. Chen K, Zhao Y, Li S, Chen L, Wang N, Zhang K, Wang Y, Zhang J. MultiscaleCoupling of Uterine Electromyography and Fetal Heart Rate as a Novel Indicator of Fetal Neural Development. Front Neurol. 2019 Jul 17;10:760. doi:10.3389/fneur.2019.00760. eCollection 2019. PubMed PMID: 31379714; PubMed Central PMCID: PMC6651265. (IF:2.635 Q3)

5. Wang Y, Zeng L, Niu Z, Chong Y, Zhang A, Mol B, Zhao Y. An observation study of the emergency intervention in 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Arch Gynecol Obstet. 2019 Jun;299(6):1579-1586. doi:10.1007/s00404-019-05136-6. Epub 2019 Apr 5.PubMed PMID: 30953191.

Copyright © 202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52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010-82266699